【国务院督查激励典型】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筑牢“中原粮仓”根基
来源:河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
|
作者:河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
|
发布时间: 2020-07-04
|
1007 次浏览
|
分享到:
近年来,河南积极落实“藏粮于地”战略,在全省范围内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,取得明显成效,受到国务院的督查激励,这也是我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连续两年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。
6月中旬,产粮大县滑县181万亩小麦已经全部颗粒归仓。在四间房镇王道口村,种粮大户王勇坡正忙着卸粮晒粮。
在今年小麦生长的后期,天气比较干旱,而刚刚建成的高标准农田正好发挥了重要作用。在王勇坡流转的600亩农田里,不但机井数量增加了一倍,而且全部使用了地埋管,浇地简单了,也更加高效了。
2019年,滑县打破乡镇界限,按照“全县一盘棋、措施一体化、宜大不宜小”的原则,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,全年完成了5.48万亩。
从去年开始,河南在条件成熟的地方重点打造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。在周口市商水县,3万亩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里,田成方、林成网、路相通、渠相连,只需要轻点手机,自动喷灌系统就开始作业。
2019年,我省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集中统一管理,在全国首先实现了“一个任务清单、一个资金渠道、一套管理体系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集中管理的新模式,全年共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任务590万亩。“十二五”以来,全省已经累计投入960亿元,建设高标准农田6320万亩,累计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89亿斤,成为河南藏粮于地的重要举措。据了解,到2025年,河南将建成8000万亩高标准农田,稳定保障650亿公斤以上粮食产能。